自然資源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水利部應急管理部關于(yú)加強城市地(dì / de)質安全風險防控的(de)通知
各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人(rén)民政府:
爲(wéi / wèi)加強城市地(dì / de)質安全風險防控,有效防範和(hé / huò)堅決遏制重特大(dà)地(dì / de)質安全事故發生,有力維護人(rén)民群衆生命财産安全,提升城市現代化治理水平,經國(guó)務院同意,現就(jiù)有關事項通知如下。
一(yī / yì /yí)、高度重視城市地(dì / de)質安全風險。各地(dì / de)區、各有關部門要(yào / yāo)堅持以(yǐ)習近平新時(shí)代中國(guó)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(wéi / wèi)指導,全面貫徹落實黨的(de)二十大(dà)精神,完整、準确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切實提高政治站位,以(yǐ)總體國(guó)家安全觀爲(wéi / wèi)統領,堅持以(yǐ)人(rén)民爲(wéi / wèi)中心,統籌好發展和(hé / huò)安全,高度重視城市工程建設及資源開發等方面的(de)地(dì / de)質安全風險,堅持安全第一(yī / yì /yí)、标本兼治、系統管控、統籌施策的(de)原則,加強風險防控體系和(hé / huò)能力建設,全力提升城市安全水平,有效防範和(hé / huò)堅決遏制重特大(dà)安全事故發生,爲(wéi / wèi)人(rén)民群衆營造安居樂業和(hé / huò)幸福安康的(de)宜居環境。
二、加強城市地(dì / de)質基礎調查工作。以(yǐ)地(dì / de)級及以(yǐ)上(shàng)城市爲(wéi / wèi)主,加快推進城鎮開發邊界内的(de)城市地(dì / de)質基礎調查工作。地(dì / de)方人(rén)民政府要(yào / yāo)組織相關部門開展城市地(dì / de)質調查,充分利用遙感、地(dì / de)球物理、物聯感知、地(dì / de)面數字化調查等技術方法,圍繞城市地(dì / de)質安全、地(dì / de)下空間資源和(hé / huò)環境地(dì / de)質問題,聚焦城市建設和(hé / huò)深部資源開發需求,系統整理自然資源、住房城鄉建設、水行政、應急管理等部門已有地(dì / de)質資料,進行标準化、數字化處理,建立城市地(dì / de)質大(dà)數據共享平台。以(yǐ)岩溶塌陷、采空塌陷、黃土濕陷等地(dì / de)質安全問題爲(wéi / wèi)重點,開展工作精度不(bù)低于(yú)1:10000的(de)專題調查,查明城市工程建設影響深度範圍内的(de)相關地(dì / de)質條件和(hé / huò)隐患分布情況。在(zài)專題調查基礎上(shàng)開展危險性評價和(hé / huò)風險區劃工作,劃分風險等級,形成城市地(dì / de)質安全風險“一(yī / yì /yí)張圖”。
三、加強國(guó)土空間規劃管控。發揮地(dì / de)質調查工作在(zài)國(guó)土空間規劃中的(de)先導性作用,城市國(guó)土空間規劃編制和(hé / huò)修訂過程中,要(yào / yāo)充分運用地(dì / de)質災害風險普查成果開展風險評估,根據評估結果劃示地(dì / de)質災害風險區,合理布局各類建設用地(dì / de);新增建設用地(dì / de)布局需避讓地(dì / de)質災害極高風險區域和(hé / huò)高風險區域,确實無法避讓的(de)需采取消除或預防地(dì / de)質災害風險的(de)措施;城市建成區要(yào / yāo)做好防災減災的(de)空間安排,減少地(dì / de)質災害風險對地(dì / de)面的(de)影響。在(zài)各類開發區、工業園區、新區和(hé / huò)其他(tā)有條件的(de)區域開展區域評估時(shí),要(yào / yāo)加強地(dì / de)質災害危險性評估,并在(zài)土地(dì / de)供應時(shí),将評估結果一(yī / yì /yí)并提供用地(dì / de)單位,督促其采取必要(yào / yāo)的(de)防災減災措施,從源頭上(shàng)降低安全風險。
四、嚴格落實城市工程建設地(dì / de)質安全相關法規标準。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、其他(tā)有關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,加強對建設工程質量的(de)監督管理。相關單位應嚴格遵守相關法律、法規和(hé / huò)工程建設強制性标準的(de)規定,并針對工程特點,重視地(dì / de)區經驗,開展城市工程地(dì / de)質勘察、設計、施工、監理等工作。建設單位牽頭組織實施管理工作,确保所需條件和(hé / huò)投入;勘察單位應提交真實、準确、符合規定要(yào / yāo)求的(de)勘察報告,分析和(hé / huò)明确地(dì / de)質條件可能造成的(de)岩土工程風險,提出(chū)相應的(de)技術防範措施建議,必要(yào / yāo)時(shí)提出(chū)專項勘察建議。設計單位應根據勘察報告提出(chū)有針對性的(de)設計措施,并依據建設單位提供的(de)工程情況動态意見調整優化設計。施工單位應嚴格按照工程設計圖紙和(hé / huò)施工技術标準組織施工,加強地(dì / de)質風險識别和(hé / huò)動态跟蹤,對發現與實際地(dì / de)質條件不(bù)符的(de),及時(shí)采取針對性的(de)措施。監理單位負責審查施工方案,監督施工單位按設計要(yào / yāo)求和(hé / huò)施工方案落實地(dì / de)質風險控制措施。
五、強化對城市地(dì / de)熱、地(dì / de)下水等資源勘查開發活動的(de)地(dì / de)質安全風險管控。各級自然資源、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結合本地(dì / de)區地(dì / de)熱、地(dì / de)下水等資源賦存特點和(hé / huò)地(dì / de)質條件,加強對城市地(dì / de)熱、地(dì / de)下水等資源勘查開發活動的(de)監督管理,對可能發生的(de)地(dì / de)質安全風險及時(shí)提出(chū)防範要(yào / yāo)求。在(zài)城市建成區内和(hé / huò)城市建成區外的(de)人(rén)口、建築密集區,開展地(dì / de)熱、地(dì / de)下水等資源勘查工作,責任單位(包括勘查施工單位、礦業權人(rén)等)應當系統收集工作區岩土特性、地(dì / de)下水、岩溶、黃土濕陷、采空、淺層氣和(hé / huò)地(dì / de)下設施分布等地(dì / de)質風險要(yào / yāo)素資料,對勘查活動涉及到(dào)的(de)深部地(dì / de)層充分開展地(dì / de)球物理探測,辨識可能影響城市安全的(de)地(dì / de)面塌陷、地(dì / de)面沉降、水土突湧等隐患;勘查設計必須按照有關技術規程編制,組織專家論證施工安全性,并加強施工過程的(de)質量和(hé / huò)安全管理,根據地(dì / de)質條件對地(dì / de)質安全隐患采取針對性預防措施,避免地(dì / de)面塌陷、地(dì / de)面沉降、水土突湧等災害發生。
六、加強城市日常地(dì / de)質安全風險監測與管控。地(dì / de)方人(rén)民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建立健全地(dì / de)質安全風險研判、決策評估和(hé / huò)風險管控的(de)協同機制,細化落實各方管理責任。開展城市地(dì / de)下公共空間摸底調查,綜合監測數據、探測數據、曆史塌陷數據等,按照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有關規定要(yào / yāo)求,建立涵蓋多源數據的(de)監測預警管控平台,實現數據信息的(de)動态更新、共建共享、實時(shí)監控,并加強與關聯平台、系統的(de)對接,建立多方位多參數監測體系,科學指導地(dì / de)面塌陷預警和(hé / huò)道(dào)路地(dì / de)下病害體整治,特别是(shì)地(dì / de)下管道(dào)破損滲漏整治,提升預警能力。加強地(dì / de)下水和(hé / huò)地(dì / de)熱資源開發的(de)動态監測,并将監測結果接入預警監測管控平台。健全突發地(dì / de)質安全事件應急救援協同機制,組織好相關應急救援工作。
七、完善城市工程地(dì / de)質勘察、地(dì / de)質災害防治和(hé / huò)資源勘查開發相關标準。加強城鄉規劃工程地(dì / de)質勘察規範、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地(dì / de)質勘察規範、城市地(dì / de)質調查規範、地(dì / de)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規範、地(dì / de)面沉降測量規範、地(dì / de)質災害防治工程監理規範等現行标準實施和(hé / huò)新技術新方法推廣應用,提升城市地(dì / de)質安全風險防控工作成效。抓緊修改完善地(dì / de)熱資源地(dì / de)質勘查規範、淺層地(dì / de)熱能勘查評價規範、地(dì / de)熱鑽探技術規程等現行标準中不(bù)能滿足城市地(dì / de)質安全風險防控需求的(de)内容和(hé / huò)條款。加快推動岩溶塌陷調查規範、地(dì / de)熱回灌技術規範、地(dì / de)熱資源動态監測規範相關标準制修訂工作,加強落實綠色勘查要(yào / yāo)求,充分考慮工程建設和(hé / huò)資源勘查開發對城市的(de)地(dì / de)質環境影響和(hé / huò)安全風險。
各省級人(rén)民政府要(yào / yāo)切實加強組織領導,壓實城市人(rén)民政府主體責任,制定細化實施方案,認真落實各項措施任務,确保加強城市地(dì / de)質安全風險防控工作的(de)各項部署要(yào / yāo)求落到(dào)實處。
自然資源部
住房城鄉建設部
水利部
應急管理部
2024年1月23日